必一体育打开体育场馆大门需要做足保障功课公共体育场大门紧闭、热门体育场限时开放、高校体育场大门紧闭据北京晚报报道,北京运动场所数量虽然不断增加,但部分体育场不对大众开放,不少市民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锻炼。
近年来,我国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3年的1.46平方米增加到2022年的2.62平方米。但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,群众运动健身需求日益增长,健身场地短缺、体育设施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。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,在全国体育场地中,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数量占比近39%、面积占比超53%。把这部分场地充分利用起来,对满足群众运动健身需求大有解渴之益。
体育场馆带有公共属性,理应服务群众。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和《全民健身条例》都对体育场馆开放做了明确要求。教育部、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2月印发的《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》提出,“以政府为主导、以学校为主体,加强部门协作,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,形成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政策体系”。政策是有了,关键是要有序推动落实。
盘活学校体育场地存量,对缓解供需矛盾作用甚大。一方面是场地不能充分利用,甚至闲置浪费;另一方面是群众有强烈需求。解决好这一矛盾,不能搞牛不喝水强按头,需要相关部门主动作为,找到共享、共赢的结合点,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,安全有序的把体育场馆的大门打开。学校场馆的开放,不是把门打开就行了这么简单,必须有开放标准、有管理规范,学校才好有所遵循。
既要敢开放又能管得住,才算本事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,必须兼顾教学秩序,因地制宜适度开放。鉴于保证校园安全考虑,不妨实行定时段与预约相结合,追求多赢效果。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,因不影响学校教学活动,理应适当延长开放时间,尽量满足居民健身需求。从一些城市的实践看,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安装人脸识别系统,市民通过线上实名登记,采取“刷卡”“扫码”“刷脸”等多种方式入校健身,事实证明并不会给学校带来过多的负担和风险。
经费保障和管理服务到位,学校体育场地才能开放得踏实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,肯定会增加维护费用。这需要公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,落实相关管理人员、场地维修、设施配置和更新等经费,才能保障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持续向社会开放Bsports必一体育。人流量大,体育场地使用时间加长,能源消耗、保安保洁都会增加成本。因维护校园秩序、环境卫生等增加的支出,不好让学校承担,需要财政预算给予托底。
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,涉及到安全、保险、经费投入等成本支出。整个场馆的管理和调度,以及在运动中发生意外产生的责任问题,都不是单靠学校能解决好的,客观上需要有一个统筹协调机制。平衡好利益,做足各项保障工作,学校体育场馆共享模式才能行稳致远。(来源:宣讲家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