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走10000步很健康?小心走出一身病!健康走路要注意这6点《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》(JAMAInternal Medicine)在线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,步行强度(如1分钟走多少步)能比更多的每日步数带来更为显著的健康获益!
1. 每日走路步数在 10000 步以上的人群,可以降低发生肿瘤、心血管意外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。
2. 在此基础上,日常步行强度(步速,以每分钟步数计算)更高的人群,即步行速度更快的人群,可以进一步降低发生肿瘤、心血管意外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。
相较于每日步数,步行强度(步速)与发生肿瘤、心血管意外及全因死亡方面的健康获益表现出更强的关联性,为了达到健康目的,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更快的步速走路。
骨骼健康状况好的人,能够支持他们进行更好的运动,自然会走得速度快一点,甚至有些老人还能够小跑一段。
这是因为走路的时候,需要心脏、呼吸系统的有力支持,如果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不好,走几步路甚至没走路可能就喘起来了。
英国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2019 年发表在《梅奥诊所学报》上的一项报告,揭示了快走与寿命的关系。
2019 年,刊登在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子刊 JAMA Network Open 上的一项对近千人的研究发现,走路慢的人比走路快的人,各项身体机能提前衰老。
特别提醒:虽然走路速度快好处多多,但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,不能因为盲目追求走路速度,而产生如摔倒、崴脚、拉伤等运动损伤。
健康成年人的步速大约为每秒钟 1.3~1.4 米,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,步速大约在 0.8米/秒。
如果老年人的步速低于 0.6 米/秒,就可以说“走得慢”;如果老年人的步速超过了 1 米/秒,就算得上是走得快。
老人可以在地板上画一条 4 米线,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,记录下所用时间,再除以 4,就可得出走路速度,最好每年自测一次走路的速度,然后记录下来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。
走路时过度关注步数,一定要走满 10000 步、20000 步,或者是跟别人进行比拼,不管多少步,走了多长时间,总之一定要走得比别人多。
2小时原则:不论什么样的运动,运动完了以后,膝关节疼痛持续超过2个小时,就说明运动过量了,需要减少运动量。
循序渐进:运动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,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,慢慢来,不能一上来就特别大的运动量,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空腹走路:空腹状态下血糖处于最低值,而持续走路会不断地消耗糖原,导致血糖下降,出现不舒适的症状等必一运动。
步速:每秒走 2 步~3 步,每分钟 120 步~144 步,这样有助于提高心率,激活心肺功能。
步态:要轻盈,脚落地时膝盖微屈,脚后跟到脚尖过渡要顺畅,同时身体重心迅速跟随移动,过程中我们要调整呼吸,上身挺直,双手自然摆臂。
健身走的过程中,感到呼吸急促,身上微微发汗时,保持这个感觉 20 分钟到30分钟或30分钟以上,才能对心肺起到作用。